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
2021-05-08 19:49
走遍中国大地的泰国公主
从“传话人”到“取经者” ——领唱《东方红》的“劳尔爷爷”
“如果我们的朋友正在受苦受难,我们会倾囊相助,而不是先想着为自己的明天留后路”——“巴铁”是这样炼成的
“永不称霸”——联合国大会上的中国声音
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基辛格的“波罗行动”
《楚辞集注》见证中日关系新篇章
从“乔的笑”说起 ——中国重返联合国历程
从三句箴言到八点原则 ——秘鲁记者力促中秘建交
中国人正在创造自己的大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的“中国大地之歌”
我在狱中读毛选——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中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
“法国应该直接倾听中国的声音” ——被称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
取消访问就不够朋友了! ——周恩来总理非洲十国行
同意!同意!中国!中国! ——广场上的人民外交
西哈努克的三首中国歌曲 ——中国与西哈努克的故事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 ——中国外交理念从万隆走向世界
一件衣服承载中缅“胞波”情 ——周总理三穿缅服
“影片好极了,希望你们多拍这类片子”——日内瓦会议期间的文化外交
中英贸易破冰者
“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让美国老兵震撼的一幕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终结旧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历史
“前途尽有光明路,莫忘中藏曲折幽” ——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开国大典的彩色胶片 ——来自俄罗斯的珍贵礼物
我听到了淮海战役最后一声炮响 ——美国记者西蒙·托平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国记者贝尔登预言共产党必胜
“这个政府和军队是真正属于人民的” ——美军观察组延安之所见
蓝天见证的友谊 ——援华美军飞行员的中国情
“仿佛我是天外来客,却有到家的亲切感” ——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汉斯·希伯
“八路军把我们当朋友、弟兄和同志。” ——宝塔山上的中日友好摇篮
“有许多了不起的人是我的榜样”——“洋顾问”马海德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大鼻子叔叔罗生特的中国友谊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白求恩遗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员
参访“民主的实验室”延安——斯坦因讲豆子的故事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偷师”八路军的美国军官卡尔逊
延安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 ——朝鲜音乐家郑律成和他的《延安颂》
共产党点燃了许多年轻人的希望——外国记者博斯哈德亲历的延安
帮助新华社发出第一条英文电讯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九
“我决不会忘记你,延安” ——卡尔曼镜头中的红色政权
外国人看中国的眼睛亮起来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首揭敌后抗战面纱
英国记者贝特兰将“统一战线”口号传向世界
海伦·福斯特解锁“红四军”成功密码
“我爱上了你们的事业”——印度“老柯”的中国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二
“我强烈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第一个向世界介绍红色中国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